年,MIUI。
年,小米1。
年,小米2,小米盒子。
年,MIUIV5、红米手机,小米3,小米电视。
年,红米Note,小米路由,小米路由mini,小米平板,小米电视2,小米4,小米手环,红米2,小蚁智能摄像机,小米智能插座,Yeelight智能灯泡,小米空气净化器…
年,小米Note,小米小盒子,小蚁运动相机,小米Note女神版,小米体重秤,红米手机2A,小米插线板,小米电视英寸版…
以上是我脑海中记得起来的小米产品发布周期,其中还有不少小换代产品和小米电源,米键,iHealth血压计,小米耳机等等没有计入。一个可以明显看到的趋势是,小米及其生态链企业的产品数量在以很快的速度成长。这次小米米粉节表现得异常明显,一口气发布了5款新品。
雷军累了?如果你观看了年初的小米Note发布会的话,就会发现雷军的状态并不好,眼睛不断地瞄向提词器,语言组织也并不熟练,整场发布会几乎变成了产品宣讲会。不过也难怪,在下半年到现在,小米步入了新品发布的爆发期,由于生态链布局的继续深入,一些细碎的产品也需要雷军来站台。雷军自己的微博也几乎成为小米新品展示的样板间,这个普通话并不标准的中年男人经常需要自拍和自嘲,显示着和BAT三家领导人完全不一样的亲和力。
一次次接受媒体采访,一次次主讲发布会,一次次和供应商沟通…我之前说罗永浩抵得上五个公关公司,这句话套用在雷军身上也同样适用。在成为商业偶像的同时,雷军也在受产品线扩张之累。
写小米和雷军的深度报道有两篇值得阅读,去年《人物》杂志的《雷军豹变》,和刚刚出炉的《解密小米》,虽然后者可能有很大的小米公关成分在里面。两篇报道都刻画了这样一个雷军,对外的雷军谦逊友好,不与人交恶;而对内的雷军则是绝对的小米核心,这种核心作用体现在股权,威权和决策权上。崇尚唯快不破的雷军永远都处于焦虑的状态,小米的成在于快,雷军自然也要求自己越来越快。
对外和对内都极度依赖雷军的小米在快速扩张的这段时间里,不知道给雷军带来了多大的压力。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黎万强西行,不再在小米一线辅佐雷军,这位小米二号人物的事实性离开给雷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小米其他的联合创始人并不被大众所熟知,尽管他们曾经要么是中国互联网拓荒者,要么微软Google旧部,要么是高校高层,但是在对外层面上,还是比不上黎万强。
小米一再强调,自己只做核心的几款产品,而其他的生态链产品则交由小米投资的嫡系企业制造。这是一种取巧的办法,实现了公司产品线的快速扩张。即便如此,在推广资源上,还是得往小米这个品牌上靠,这是显性的,而在暗地中,生态链势必还会动用小米更多的资源,按照小米管理的架构,也更多地牵扯了雷军的精力。
我能看到的是,小米的成功因素必须得算上声量,这些声量中,不知道有多大比例是由雷军在公关层面上的事必躬亲带来的,他必须经常保持出镜,更别说在政商两界、上游下游等环节上投入的精力。
你还记得多少小米产品?和题目呼应的文章是《一次三星式的大阅兵》,这次米粉节的新品大阅兵虽然比不上三星的阵势,但是也算是国内罕见了。不过除了小米的手机产品之外,你很难找到一个能够称得上绝对“爆品”的产品,这固然有部分产品布局过早的原因,换句话说,再也没有一款产品能够重现小米手机的辉煌。
之前我们提到过,小米生态链企业有这么一个认知:贴上小米的商标能够在营销推广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便产品价格会被压得非常之低。
但是这种小米的品牌效应随着小米产品线的急速扩张渐渐变弱,任何的营销推广活动都是需要耗费资源和周期的,而且以品牌为中心的推广有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当推广周期为几个月的小米手机变成了推广周期为一两天的小米电源、插线板、手环、电视、盒子、平板、路由器、体重秤的时候,你能记得后者中的几个?
和推广资源的捉襟见肘类似的,是渠道资源,过分依赖电商渠道和三星线下代理走货的模式完全不同。事实上小米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北京到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