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广西医院举行主题义诊活动,现场不少市民现场测血压后,被告知已是血压“高人”。
▲广西医院举行高血压主题义诊活动。张若凡摄
调查
显示
我国成年人
高血压患病率为25%,
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里,
就有1人患高血压。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慢性病,它危害的面很广,会导致心、脑、肾、眼底和血管等器官受损,为日后的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严重威胁生命,有“隐形杀手”之称。
更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十几二十岁的高血压患者已经不少见了。
该院高血压病区主任黄荣杰介绍,他收治过的最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只有13岁,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认为高血压离年轻人很遥远,于是大吃大喝、熬夜、喝酒、不好好休息。等到脚肿了,眼睛看不清了,走路喘了,才发现患上了高血压。
年轻人前仆后继地迈入“高人”行列,原因其实很简单——自己作的。黄荣杰介绍,高血压呈现高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和自身健康意识不足导致的。
所以,预防高血压必须提上日程,别说自己还年轻,还是个孩纸。
黄荣杰广西医院
高血压病区主任
究竟该如何正确防治高血压?(敲黑板了)▲管住嘴,有助于预防高血压。资料图片
1、平时一定要平衡膳食,避免肥胖。不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水果和蔬菜。
2、零食、甜食、油炸食品等尽量不吃,吃饭速度不要过快;
3、不要吃太咸,建议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6g为宜。
4、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体重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增加10%。
5、要戒烟戒酒,适量运动。步行、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
6、要避免激动,保持心态平衡。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不仅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还会导致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等,从而降低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义诊现场,医护人员为居民量血压。张若凡摄
高血压的十大误区误区一:高血压可以根治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可以根治高血压,不必再服降压药。这些全是虚假宣传,会影响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轻信。
误区二:没有症状血压就不会高
大部分人得了高血压病后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实际上,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不适,都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
误区三:在医院比在家测量血压更准确
在医院和在家中测血压,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很多人因为就医紧张,在医院测量的血压数值高,而在家庭测量的血压不高,因此患者容易被过度诊断为高血压,医生也有可能给予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对于诊断高血压,以及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可以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来补充。专家推荐在家里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
误区四:太早用药,以后会无效
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如果现在症状不重就不要用药,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血压升高后,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心、脑、肾等器官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就越好。如果等到这些脏器出现了并发症,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五:服用降压药会影响肝肾功能
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
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
误区六:凭感觉服用降压药
一些高血压患者仅凭感觉用药,头晕吃药,头不晕不吃药。其实,血压的高低是无法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头晕等症状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在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导致血压波动,加重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
误区七:降压只用保健品
近些年保健食品越来越多,各种宣传铺天盖地。很多保健品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实际上保健食品没有明确的降血压作用。保健品不同于药品,其所谓的功效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有高血医院就诊。
误区八:去医院复查前停药医院复查之前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后血压测量得更真实,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医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