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了2.7亿,也就是说每大约5个人中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然而,我国目前高血压的控制率却还不到10%,说明目前的高血压治疗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对于降压治疗还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这些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降压的达标。本文针对降压治疗给广大高血压患者提出了四点忠告,供大家参考(注:考虑到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以纠正病因为主,本文中的高血压仅指原发性高血压)。
1.生活方式是前提
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血压病友都认为,只要服用了降压药,都可以把血压降下来,殊不知,在高血压的管理中,生活方式调整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试想,一个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如果还继续保持肥胖,抽烟,酗酒,高盐饮食,熬夜,或者长期精神紧张,那么再好的降压药物也无法控制血压,反之,如果在确诊高血压之后,按照医生的指导调整了生活方式,比如减肥,戒烟,限制饮酒,清淡饮食,规律睡眠,并且保持心情放松,那么便可以通过相对较小剂量的药物达到降压目标,少数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甚至可以停用降压药物。
2.监测血压是核心
我们知道,血压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一天当中,血压基本上遵循的是双峰(8点左右和18点左右两个高峰)和一谷(凌晨3点左右最低)的波动规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循这个规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此外,血压还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夏季的血压较冬季偏低,这主要与血管的扩张和收缩有关。因此,我们在降压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监测血压,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1.了解自身的血压波动规律,方便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降压治疗方案;2.了解目前降压药物的效果,方便医生调整药物/剂量;3.提高自身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应该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血压计(建议使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3.依从治疗是关键
刚才我们说到了依从性,什么是依从性呢?就是您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这一点对于降压达标而言至关重要。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患者,在降压治疗的过程中自行加减剂量、换药甚至停药,这其中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吃了降压药,血压只要降到正常就可以减量甚至停药了。请大家注意,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甚至危险的!因为,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都是通过降压药物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一旦自行减量或停药,血压会立即恢复到较高的水平,而且,这种人为造成的血压波动还会造成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对治疗进行改动。
4.识别危险是保障
这里说的危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降压药物副作用:比如不明原因的干咳可能是ACEI类药物(某某普利)的副作用,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可能是CCB类药物(某某地平)的副作用,心率减慢(低于60次/分)可能是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的副作用,而全身无力、尿量增多则可能是利尿剂(氢氯噻嗪,寿比山等)的副作用;2.血压过低:比如头昏、眼黑、无力、冷汗、心慌、少尿等;3.血压过高:比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胸痛,视物模糊,四肢发麻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医院就诊,以排查高血压所带来的紧急情况,避免延误病情。
上述这四个忠告希望广大高血压病友在平时的降压治疗当中加以参考,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降压目标,避免高血压各项并发症的发生。
注:此文获湖南省医学会科普征文大赛二等奖。
相关链接
医院VIP中心副主任
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市级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进修医院心内科及介入室‖原北京医院(医院)专家(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队高级干部的治疗及保健工作)
擅长老年病的防治‖荣立集体二等功和三等功‖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副主译专著1部
赞赏